近两周在旅途上的时间不少,
看了两本书,
要写篇文章。
大概这就是“读在飞机,写在高铁”的都市虚假成年知识分子吧。
(一)
上周看完了一本《定投十年财务自由》,
除了学习到各种宽基指数,以及各种名词以外。
“十年”这样的字眼,
也像定期的心理按摩一样,
使我看得账上的 -15% 总收益慈眉善目起来。
就像巴菲特说过的那样:
“活着才有输出。”
不论你年收益率是 5% 还是 10%,
活得越久,总是收益率更高的那个。
当然了,虚空第一件装备就出龙心的时候,
“活着才有输出”这句话可不是有力的证词。
(二)
想到 dota,不禁感慨最近玩大型游戏的时间变少了。
以前总有人教育我:“游戏有什么好玩的,你长大了自然就不喜欢玩了。”
现在我才体会到,游戏是一种我挤时间也想玩的东西。
最近的时间也只够玩玩《明日方舟》这种上海本土游戏,
不过也是奇妙,我两年前访谈里一句“我喜欢玩明日方舟”,
居然认识了熊博士这个好友。
以至于我每个月给鹰角冲月卡,
都理直气壮地对熊博士说:
“给你男人发工资了,不用谢!”
(三)
“你工资里有我的一份。”
我也会对在莉莉丝干活的 hulucc 这么说,
不过这种歧义诱导生不了效,
他并不会给我返利。
只是以前 Mia 在看跳槽机会的时候,
会让我问 hulucc:
“你们这种二次元公司,HR 真的不需要强制 cosplay?”
我作为专业的传话中间人,
就像中学时候帮忙递纸条但一定会拆开看的同学一样:
冷静思考、放弃思考、大声赞扬、好!cosplay 好啊!
(四)
Mia 的跳槽之路比较漫长。
有个老美说过一句话:
随着逐年晋升,每个人都将被提拔到他无法胜任的位置上。
Mia 在现在的公司尽心尽力做了三年多,
一路高升,直系老板都换了四五个。
这导致工作 5 年的她,现在看的职位都要求 7 年甚至 10 年以上的工作经验。
“要不咱把加班时间算上,凑个十年?”
我在一旁出馊主意,Mia 不置可否。
不过被嫌弃年龄太小经验不足,
也确实是个幸福的烦恼。
不像写代码的,老是被嫌弃体力不如年轻人,
说的好像写代码就是青春饭似的!
这世上绝无这样的道理!
我祖上一直是程序员!
我至少能干到 36 岁!
Mia 赶忙安慰加速主义发作的我:
“没事没事以后我养你。”
(五)
可能是因为当成年人当太久了,
最近 Mia 与我都在讨论“如何健康工作五十年”这个话题。
在短暂的交流以后,
我们初步商定了以后我当 CEO,
她当 HRD 的分工。
鉴于“不与同公司 HR 发生恋爱关系”的职场原则,
我们也基本确定了不在同一家公司就职。
这个目标很明确,
就像高考只要 700 分就能上清华了。
冲啊!
不过俗话也说“多条退路多条路”,
我也安排了一下当不上 CEO 的退路:
可以去美团送外卖。
毕竟我现在了解单车的扫码与开锁、熟悉电梯按钮的点击与撤销、清楚“我能不能提前点个送达”的问询话术。
(六)
梦想归梦想,玩笑归玩笑。
认真考虑的话,未来的路还是要对自己负责。
以前跟 Mia 在交大散步的时候,
我们就会畅想以后会不会一人读书、一人养家。
最近发现时机合适,
我们也就生出了报考在职 MBA 的想法,
毕竟名人自传里,
好像都有一段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的时光呢。
“那么问题来了,上海 MBA 读哪家?”
听到这个问题,我想也不想地回答:
“当然是交大啦!不然你还想当个自由而无用的灵魂吗?”
罪过。
向受影响的复旦灵魂们道个歉。
(七)
报考 MBA 首先要了解 MBA,
MBA 的全称是 Married But Available,
许多人通过读书找到了第一个或者第几个真爱。
但这个是考上了才要考虑的问题,不重要。
在面试的时候,
会有这么三个固定模式的问题出现:
“你为什么要报考 MBA?为什么选我们学校?你读完 MBA 的五年计划是怎么样的?”
这种问题一定要好好演练,
并且最好反复询问自己、重复回答。
于是我每天都在 Mia 耳旁念叨:
“闲着也是闲着,交大离家近,读完再说…”
好在 Mia 已经对爱搞事的我生出了免疫力了。
(八)
小学时候我喜欢看一个叫《信不信由你 Believe it or not》的节目,
里面会半真半假地讲述四个故事,
然后让嘉宾与电视观众们猜哪个是真的。
我也很喜欢跟朋友们讲述这类故事,
比如意大利面其实是一个宗教的神、
每个月的 14 号都是情人节、
12月12号晚上12点拨打12个0会听到“对不起你拨打的是空号”等等。
久而久之身边的同事朋友们也滋生出了免疫力。
希望以后通过我的努力,
所有中国人都能这么自信、自知、自强,
对谣言有抵抗力,
做到不信谣、不传谣。
(九)
京沪高铁此时已经驶过济南。
这次到北京与 ldsink/allen 短暂地聚了一次,
不知不觉他们创业也数载了,
都在感慨时间变化真快。
我上家公司有不少十年老员工,
但目前我司却一个十年老员工都没有,
真是气抖冷,吃人的互联网行业换血太快啦!
……
当然了,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 90 后程序员朋友们:
震惊!到现在为止,没一个90后程序员活过40岁!
(十)
年初的时候,
公司一个好友问我:
“你是如何在这家公司呆五年还不跑的?”
我论公司与个人的共同成长、论正确战略与慢就是快、论从零到一的异世界之旅讲了一通。
好友听的头昏脑胀,只得问了一句:
“所以其实你还是看好公司的?”
我仔细愣住,冷静无语,放弃推论,讲出大白话:
“当然啦!我要觉得我呆的地方不好,我早跑了!”
某种意义上,工作与谈恋爱也是一样的。
不管如何细数优缺点,
爱了就是爱了,
不爱了也就是不爱了。
(结)
除了投资类的书,
最近我还在看《西行漫记》(又名《红心照耀中国》)。
书中“一个党员的由来”一章,
看得我关联记忆不停。
一会儿是《金色的鱼钩》闯入脑海,
一会儿又是《小萝卜头》唤起回忆。
有许多事情,
当时看可能是平凡人做的平凡事,
后来回味起来却历久弥香,
浓缩成了一个个可以传下去的故事。
这或许就是时间的魅力吧。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