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天,坐在显示器前的我,
用键盘写下了我的这条原则:
永远在路上
我做事实际专注于事情本身的用时占比并不高,
倒是会花很多时间在自我对话、自我思考上。
不论是事前、事中、还是事后,
以局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总会特别有趣。
而且为了渡过年月事务发展的长河,
我就会借由思考为绳,
把一根根名为原则的竹子,
绑成我的一艘小竹筏。
今天我想分享的一条原则,叫:
永远在路上
不拘泥于表达本身的话,
这句话还可以是“永不停歇”,
“生命在于折腾”,
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”。
更加具体地阐述永远在路上这句话,
就是:
假如一件事情一天就做完了,
那一周后再去回顾下结果;
假如一周里你跟新朋友建立了友谊,
那就让这份友谊再延续一年;
假如你在一年后站到了不一样的高度,
那就让这样的旅途持续一生。
永远在工作路上
工作中,我信奉的“永远在路上”,
就是每天把每件事都做的比昨天更好,
即使大家都以为这件事已经完结了。
我能看到很多人做事情,
只会把事情本身做好。
在完结后,
也许是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”,
也许是觉得事情已经足够好了,
这个事情的结果就不会比结果更好了。
我做事情不会选择这么做。
在《为什么我喜欢工程师文化》中,
我提到了我司的 the Hitchhiker's Guide to ZaiHui Dev
,
俗称“新手村任务”。
三年前入职的时候我推着补完了这篇文档,
我便在业余时间一直维护着直到现在,
算上各种重构的内容,已经贡献了一万多字了,
加在一起顶我好几篇文章了…
但也就是这样一篇文章,
让我能坦然地跟我们的面试候选人说:
“可能我们整套工程师培训体系不算完美,
但你做完这套新手村任务以后,
就能直观地感受到我们做事的风格,
并且喜欢上这个地方。”
就像那个流传很广的说法一样:
“入职一天离职,怪流程;
入职一周离职,怪HR;
入职半年离职,怪Leader;
入职三年离职,怪文化。”
即使像文化这样玄乎的概念,
也是在一天天的维护升级优化中做出来的。
永远在情感路上
情感里,我信奉的“永远在路上”,
就是以初心来面对一切情感交流,
不做二元论的决策。
人类就像是穿梭在三维世界的四维生物,
他会走过不同的世界。
很多曾经的好友,
会因为共同经历变少而慢慢疏远;
也有感情稳定的双方,
会因为“我们关系很好啦”的松懈而分离;
更多的时候,
我们会看到“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”的单方判定。
现在经常可以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汹涌的观点,
但这些被汹涌着裹挟的情感,
也只不过是“有一说一,这件事不过如此”的瞬时理解。
在那些消费主义记录美好生活下,
《90后的你负债多少?》 或许才是更真实的大众情感。
情感是复杂的,
但幸好,人也是复杂的。
永远在生活路上
生活上,我信奉的“永远在路上”,
就是用一切方法避免
“此人,死于20岁,葬于60岁。”
我很早就感慨过,
自己很怕成为那种
“工作三年=工作一年+重复两年”的人。
就像“科技三定律”戏谑的那样,
真实生活中许多人在一定年纪就死在了自己的舒适区里。
而我不一样,
就算我也死在了舒适区里,我也要在墓里用这腐朽的声带喊出
我也要死的晚一些 :)
近期因为花在看书上的时间少了,
而且看的书里成功学占了不少…
所以写作的时候常常感受到自己笔力不足。
虽然以前也会感受到自己笔力不足,
但是最近的羞愧里还包含了:
“写了这么久文章还是笔力不足”的感受,
头就更大了。
但我每次回头看过去的自己写下的文章,
我都能从拙劣的遣词粗糙的造句里,
看到当时的我独特的想法,
往往这些想法还会给几年后的我带来不一样的启发。
自然而然,
我的想法、我的行动就会跟着时间一直传承发展下来,
这使我感受到了自己生命的活性。
结语
在《如何构建工程师团队》的结尾中,
我这么写道
就像唐代斯在最后赠给马克西米连的“等待与希望”一样。
我的朋友,作为工程师的我想送给你两个词,
它们饱含着“递归”、“复利”乃至“宇宙膨胀”的内在哲学:
思考,坚持。
永远在路上,
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原则。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