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如你想跟家人在春节去看场电影的话,
非常推荐去看看《流浪地球》。
(本文可能只有轻微剧透。)
电影
电影本身我认为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类型片,
加上了国产滤镜跟科幻滤镜以后,
口碑在春节档电影里排第一也是可以想象的。
电影剧情的底子其实跟《钢铁侠》《超人归来》之类的超级英雄电影本质上是一样的:
主角出生 - 锻炼自己 - 遇到低谷 - 组成团队 - 创造奇迹 - 拯救世界。
这样的类型片近十年已经有不少了,
要想在他们中间脱颖而出,
需要能把故事讲好。
大刘(刘慈欣)就在这里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了。(我脑补的)
虽然电影故事是在原作小说一段子情节之上,
原创发挥出的独立故事。
但电影开场的字母上写了“全程监制:刘慈欣”几个字,
整个剧本也透出了一股浓浓的“刘氏直男科幻”的味道。
无论是最开始的“中国味道赛博朋克”的都市背景,
还是中间提到的“饱和救援”方法论,
甚至是贯穿电影的转折,
都用厚重的真实感冲淡了一部分超级英雄类型片本身的魔幻感。
进而这又引出了这个电影非常“共产主义”的一部分:
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不是个体,
而是人类这个集体。
之前看过一个说法,
说外国人看三国看到的是那个年代里英雄闪烁,
中国人看三国看到的是刘皇叔山穷水尽也要带上人民。
《流浪地球》也是一样,
虽然电影的镜头跟着主角一行人,
但是我们可以清晰地感知到:
是人类本身,在创造人类自身的历史。
除了原作者监制、共产主义精神这两点,
《流浪地球》电影里还有一点能让我露出“老母亲式”微笑的:
故事讲得圆。
整个电影埋了不少伏笔,
虽然有些可能让观众能猜出后面剧情的进程,
但是电影并没有给人一种“穿山甲最后怎么了?”的失落感,
基本埋的伏笔都用上了,
而且还疑似致敬了大刘另一本小说的剧情,
提到了一个彩蛋。
总的来说,电影本身的原作者监制、共产主义精神、故事讲得圆,
这三点让它成为了一部不错的类型片。
缺点的话其实要讲也有不少,
但在我的滤镜加持下就不提了。
额外提一句,假如是受“战狼PTSD”的影响有点怕吴京的话,
这部片里吴京武戏不多,
可以安心观影。
感受
先打个岔讲个好玩的
我是跟家人一起去看的电影,
去的是一家“4D电影院”。
我们都知道3D是指长宽高,
那多出来的第4D在哪呢?
电影里冰天雪地吹大风的时候,
电影院的扶手会朝你吹风;
电影里主角开车颠簸的时候,
电影院的椅子会疯狂颠你;
电影里东西砸下来的时候,
电影院的椅背也会猛击你背……
感觉像是去了一场欢乐谷…
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:
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。
行车不规范,亲人两行泪。
回到正题。
在我眼里这电影还有一点好,
就是它宣扬大爱的方式非常地中国化。
比如西方人拍的超级英雄电影,
宣扬的大爱其实是“爱能解决一切”,
“任何人通过努力都能做成任何看起来不可能的事”。
郭帆拍的是个啥子捏:
“中国人的爱就是回家过年。”
很难想象外国人会拍出“回家过年吧”的桥段来…
(当时电影院里也给我看的一愣一愣的)
最后电影结束以后(没有菜单),
字幕放了两首歌,
一首是刘欢的《带着地球去流浪》,
一首是逃跑计划的《夜空中最亮的星》。
看着结尾电影字幕里飘过的中英文制作组人员,
我有点出神。
之前看惊奇/漫威的电影,
Mia 跟我都会等到字幕结束。
然后一起指着“哇上面还有 HR 的名字”,
“IT 的名字也能上诶”。
那个时候我就在想:
外国能批量制造这么多的类型片,
是因为他们背后有强大的电影产业链在支持;
什么时候我们中国也有先行者拍点片,
然后带动一下特效、道具、剧本、投资的相关发展,
即使拍的稍微烂点,
我也愿意当个精神股东支持一下啊。毕竟我真的很想看以北上广深为背景的超级英雄电影
希望“中国科幻电影元年”的说法能在今年敲定下来。
再许个愿吧,
希望大刘的《乡村教师》《球状闪电》也能被拍成电影,
等到相关产业链成熟了,
《三体》三部曲就可以拍它个七八部,
最终组成吴京大刘电影宇宙!
更多
观影之外的还有几个很好玩的事情。
一个是去微博、豆瓣、知乎上看看《流浪地球》的口碑/票房发展。
毕竟从票房排片上来说,
小破球早期的目标观众还是泛科幻受众,
但口碑跟中国味是有望给电影带来不少自来水的。
品一品大众舆论也是很好玩的。
二是电影目测能带动大刘的相关小说销量。
虽然人类在他笔下经常被揉来揉去,
但是他特有的科学与人文结合的方式,
经常会给人一种“科学宗教化”的观感。
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去读读他在《三体》之外的一些小说。
(比如《球状闪电》)
三是过节了,家人在一起要注意安全。
只有中国人拍的电影,
里面才会加入这样的台词:
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:
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。
行车不规范,亲人两行泪。
(完)